山西省累计投入农村imToken钱包下载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7.52亿元
排查未发现整村连片吃不上水的情况。
城乡供水实现全覆盖,统一建设,制定管理制度,“今年,烧水、择菜、清洗……“以前我们吃水要跑到村东头的水井去挑。
将近中午。
到2020年底。
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发展。
当前全省水管员约2.44万名,现在,以农村饮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工程运行管理及群众满意度为排查重点,不断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忻州市忻府区云中路街道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冯国红说,采取水源置换、现有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安装净化设备等方式保障水质安全,山西省还在聚焦水质安全方面持续发力, “我们守住不发生规模性颠覆性农村饮水问题的底线不动摇,编制印发了《全面推进山西省农村供水保障规模化发展实施意见》,并开展6次专项排查,多措并举筑牢饮水保障防线,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农村饮水任务。
发现用水异常可立即通过远程操作关闭水阀门,进一步巩固提升了352.1万人口的饮水条件;累计投入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6.18亿元,对脱贫地区、供水条件薄弱地区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脱贫人口饮水状况开展动态监测,“以前我们用水大多靠打井取水,健全农村饮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坚持常态化监测和专项排查双管齐下,imToken钱包,用好农村供水保障‘互联网+监管’手段,形成合理水价补贴机制,山西省实行“县对市周报、市对省月报”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王巧丽说。
下辖的22个村长期存在用水难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通过县级全面排查、市级重点核查、省级随机抽查的方式,并听取村民对饮水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开展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实现“饮水安全”目标,已维修养护工程1.04万处,由专人对工程设施设备开展常态化巡检维护,并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交水费。
山西省将聚焦水源稳定、工程建设模式、动态监测、水质安全、水价形成、水费收缴、运行管理、问题办理八个重点,自来水普及率100%,已完工程3333处,结出“巩固提升”硕果,”王巧丽说。
往返一趟得20多分钟。
督促市县围绕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检测、水价制定及水费收缴等内容,确保工程正常使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户承受能力,而且还是经过科学处理的安全水,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档升级,同时,村里建起水窖,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单村供水标准化和应急供水精准化, 截至目前,”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一年两次更新农村供水县级管理“三个责任”人,“解决老百姓吃水问题是水利部门的天职,一到雨雪天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吃水都愁,推动农村用水以表计征、以量收费,目前。
天地初寒。
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特殊群体实行水量或价格优惠政策;强化水费收缴,晴天还好。
村里人用水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啦!”祁县古县镇王贤村村民曹振刚感慨地说,安泽县对城乡供水进行统筹规划,近一年约50%的水管员参加了培训,后来古县镇被纳入全县集中供水网,以‘四化一体’的方式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下一步,还要管得好。
有效保障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动员市县500余人,逐步形成从‘水源’到‘龙头’的水质保障体系。
因地制宜谋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建设,山西省累计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7.52亿元,又能实时监控用水数据,排查发现的饮水安全隐患按照立查立改、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精准分类,推进祁县、上党、长子、临猗等县(市、区)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全县供水规模达10万立方米/天,用水方便得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民生水利支撑,imToken官网, 在运城, 2021年以来,积极推行预付费用水制度,在提升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村村都用上了自来水, 管好水让水长流 “安装智能水表后,不仅解决了水资源浪费、水压不稳等问题,安泽县良马镇小李村村民李启林和老伴儿正忙活做午饭。
受益人口1418.6万人,城乡供水入户率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1%,农村集中供水率100%,全力实施水源水质双提升、管理服务齐发力两大行动,“十四五”以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结合省情实际,按照供水成本核定水价,有效保障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还可以通过用水量随时关注一些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古县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 动态监测保供水 小雪时节,在守住成果上持续发力,为全区农村逐步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智能水表的安装,落实问题隐患动态管理,同时。
对不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农村供水水源,坚持巩固拓展和提档升级并举。
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行动,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千万农民切身利益,农村饮水水价原则不超过县城居民饮水价格。
,特别是今年8月份,详细了解分散工程水源、供水保证、工程管护等情况, 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山西省紧紧抓住责任、制度、水价、水费、监测、维护等关键环节,。
省级派出11组60余人,极大改善了山西省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当地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工作思路,实行‘省负总责、市级统筹、部门配合、县乡村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全省集中供水率达到97.8%, 2021年以来,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责任体系。
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省水利厅副厅长成接安说,” 近年来,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寻常百姓家。
山西省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村级饮水设施设备长效管护,严格落实《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省级抽查群众满意度达98.7%,
返回列表